茶叶知识

行业新闻 茶叶知识

为什么我国早期的茶叶加工是以“蒸青”为主?

发布日期:2022-02-18 13:52:42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如果你了解历史,你就会发现我国唐代以前是以烹茶作为主流的。


  如果同步茶的制作加工,晒干或蒸青的茶青,主要以采摘树的嫩叶为主。


 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茶初期是以“蒸”为主?


  回忆古代历史,以古代的容器作为借鉴不难看出,古老中国饮食用的器皿不是陶瓷就是砂锅。而砂锅不同于现在的铁锅等金属器皿,传热系数较低,所以只能用来蒸、煮食物。而茶作为日常饮用之物,用来蒸煮再正常不过了,受工艺技术的限制,我国蒸、烹茶的做法延续了上千年。


  为什么茶叶需要经过杀青之后再饮用呢?刚采摘的嫩叶,刺激性较大而且苦涩难咽,所以需要用高温进行炮制,而起初只能用“蒸或煮”的方式,再配上姜、橘皮等调味剂才去其浓味。由此可见,早期的饮茶形式单一。


  早期的《食疗草本》也有记载:“茗当日成者良。蒸、捣经宿。用陈故者,即动风发气。”可见当时的制茶工艺即为“蒸青”,而捣的目的就是让碎茶压成片状,方便运输和使用。


蒸青工艺


 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,冶铁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传播,才有了铁锅的问世,而铁锅为茶叶的“炒”制打下了基础,再配上植物油,食物的炒制技术渐渐的发展起来,唐宋以后,茶叶的制作工艺才右“蒸青”转变为“炒制”,泡茶的时代就这样应运而生。


  不管茶的工艺如何演变,茶所带来的药理作用却从未变过。饮茶能带来身心上的享受,品茶亦如品人生!
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7707127857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